文明新风吹拂武圣村
文明新风吹拂武圣村
●本报记者 邓慧遐
20日,走进渔薪镇武圣村,宽敞洁净的水泥路,环绕着特色农民公寓;休闲广场上,村民悠闲漫步;武圣商场、渔薪小商品市场、渔薪农贸市场等专业市场,人来人往……一个新兴镇中村,正靓丽崛起。
武圣村位于渔薪镇区中心,过去,这里曾广告乱贴、垃圾乱丢、污水乱泼、车辆乱停、摊点乱摆……
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全村收入逐年上升。到2013年底,集体收入达136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。
发展的关键时刻,武圣村“两委”一班人头脑清醒:宜居、宜业,让经济发展与幸福指数一起上升,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。由此定位,创建文明靓丽新村,武圣村势在必行!
去年以来,一场文明新村创建攻坚战打响。
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,武圣村坚持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,从每个家庭入手,深入宣讲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。该村设立了道德教育“宣传专栏”,印制了道德建设标语,推动创建文明新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。
工作中,武圣村抓好制度规范,强化外在约束。该村制定了符合村情、民情的《村规民约》和《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标准》发放到各家各户,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,遵照执行,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,引导广大村民争做文明户。
村“两委”还精心组织开展了“五好家庭”、“和谐家庭”等活动,使村民在自我教育、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,从而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。
近年来,村里出台了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、不得赌博酗酒、不得参与迷信活动、不得涉嫌违法犯罪,发现有违规现象要向村委会报告的规定。在文明建设的实践中,武圣村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,为群众当好家、理好财,通过抓好民风建设,推进移风易俗。
同时,武圣村完成了村内道路的规划建设,使村级道路全面硬化,村内路成网、户相通,彻底改变了脏、乱、差现状,村容村貌整洁美观;修建了科技文艺活动室,组织了文艺表演队、腰鼓队,修建了花园和2000多平米的文化广场,村里还不定期聘请专业文化团体来广场表演,以此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,为文明新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扫描二维码
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