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人大常委会扶贫工作队精准施策决战脱贫攻坚
发布时间:2020年10月10日
来源:新万博体育:网
打印:
字体:
新万博体育:网讯 市人大常委会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、精准施策,助力皂市镇脱贫攻坚工作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
自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始以来,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组建4个工作队、13人次入驻皂市镇8个村,开展扶贫工作,先后帮助800多人脱贫。2018年以来,经市扶贫办公室调整,市人大常委会集中负责皂市镇红花堰、笑城、周黎三个村的帮扶攻坚工作。
脱贫攻坚要精准,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户到人。红花堰村集体经济薄弱,负债高;笑城村地势较低,容易内涝,集体经济不发达;周黎村是与另一个村合并而成,以种水稻为主,没有其他产业,村集体也不富裕。根据上述村情,驻村工作队在广泛征求村“两委”班子、全体共产党员、群众代表、贫困户的意见后,因地制宜协助皂市镇委、各村党支部分别制订了可行的帮扶计划:红花堰村依托铁路、公路发展新型工业,兴办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,整治环境,改善村貌,在较短的时间内摘掉贫困村的帽子;笑城村以种养业为龙头,发展养鸭、养鹅和莲藕种植,变地势低洼劣势为优势,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;周黎村充分利用火车站货场和紧邻京山、应城的优势,发展石灰产业和打工经济,壮大集体经济,助力农民致富。
根据帮扶计划,工作队以钉钉子精神,苦干实干,逐村落实。在红花堰村,工作队积极争取政策资金,修通了7.6公里水泥路,方便村民出行,建成49.5KW光伏电站一座,年收入5万余元,全部用于贫困户的生产与生活必需。同时,发展虾稻面积1500余亩,蔬菜、草莓大棚80余亩,林果150余亩;发展了火车站、村庄连接线林带和成片的桂花,并安排贫困村民专管,增加他们的收入。全村建起合作社、家庭农场10余家,通过建光伏电站及土地流转租金,大大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收入。
对于笑城村,工作队积极帮助发展养鸭、养鹅产业,并邀请技术人员传授养殖技术,现在该村年产10万只鸭、鹅。同时,根据该村地势低洼、水面大的特点,种植了1000余亩莲藕,打通上海、哈尔滨等地的销售渠道,增加了农民收入,壮实了村级经济。
在周黎村,工作队帮助引进了1家蛋品生产企业,该企业收购了当地合作社和村民的全部蛋品,既方便了养殖户,又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。工作队还同火车站货场(该村土地)协商,让该村承包了火车站货场(仓库)货物的搬运工作,常年有近90位村民在此工作,每人增加月收入2000多元。工作队还同村民一道在全村栽种了28000多棵树木,在村保洁员和志愿者的努力下,村里的卫生条件和村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。
工作队在帮助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,坚持逐户(人)走访,交心谈心,宣传落实扶贫政策,调动贫困户及其家庭成员的内生动力。组织3个村近400人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成员参加农业种植养殖业、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就业技能培训;用补助路费的方式,鼓励贫困户外出务工近100人次;帮助40多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,补助资金200多万元;落实教育帮扶40多人次,包括中小学、幼儿园、高职高专贫困学生,扶持资金近百万元。此外,还为91户贫困户安装了自来水,安装了三格化粪池,为贫困村民全部落实医疗、养老、大病等保险。(甘良华)
自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始以来,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组建4个工作队、13人次入驻皂市镇8个村,开展扶贫工作,先后帮助800多人脱贫。2018年以来,经市扶贫办公室调整,市人大常委会集中负责皂市镇红花堰、笑城、周黎三个村的帮扶攻坚工作。
脱贫攻坚要精准,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户到人。红花堰村集体经济薄弱,负债高;笑城村地势较低,容易内涝,集体经济不发达;周黎村是与另一个村合并而成,以种水稻为主,没有其他产业,村集体也不富裕。根据上述村情,驻村工作队在广泛征求村“两委”班子、全体共产党员、群众代表、贫困户的意见后,因地制宜协助皂市镇委、各村党支部分别制订了可行的帮扶计划:红花堰村依托铁路、公路发展新型工业,兴办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,整治环境,改善村貌,在较短的时间内摘掉贫困村的帽子;笑城村以种养业为龙头,发展养鸭、养鹅和莲藕种植,变地势低洼劣势为优势,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;周黎村充分利用火车站货场和紧邻京山、应城的优势,发展石灰产业和打工经济,壮大集体经济,助力农民致富。
根据帮扶计划,工作队以钉钉子精神,苦干实干,逐村落实。在红花堰村,工作队积极争取政策资金,修通了7.6公里水泥路,方便村民出行,建成49.5KW光伏电站一座,年收入5万余元,全部用于贫困户的生产与生活必需。同时,发展虾稻面积1500余亩,蔬菜、草莓大棚80余亩,林果150余亩;发展了火车站、村庄连接线林带和成片的桂花,并安排贫困村民专管,增加他们的收入。全村建起合作社、家庭农场10余家,通过建光伏电站及土地流转租金,大大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收入。
对于笑城村,工作队积极帮助发展养鸭、养鹅产业,并邀请技术人员传授养殖技术,现在该村年产10万只鸭、鹅。同时,根据该村地势低洼、水面大的特点,种植了1000余亩莲藕,打通上海、哈尔滨等地的销售渠道,增加了农民收入,壮实了村级经济。
在周黎村,工作队帮助引进了1家蛋品生产企业,该企业收购了当地合作社和村民的全部蛋品,既方便了养殖户,又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。工作队还同火车站货场(该村土地)协商,让该村承包了火车站货场(仓库)货物的搬运工作,常年有近90位村民在此工作,每人增加月收入2000多元。工作队还同村民一道在全村栽种了28000多棵树木,在村保洁员和志愿者的努力下,村里的卫生条件和村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。
工作队在帮助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,坚持逐户(人)走访,交心谈心,宣传落实扶贫政策,调动贫困户及其家庭成员的内生动力。组织3个村近400人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成员参加农业种植养殖业、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就业技能培训;用补助路费的方式,鼓励贫困户外出务工近100人次;帮助40多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,补助资金200多万元;落实教育帮扶40多人次,包括中小学、幼儿园、高职高专贫困学生,扶持资金近百万元。此外,还为91户贫困户安装了自来水,安装了三格化粪池,为贫困村民全部落实医疗、养老、大病等保险。(甘良华)
扫描二维码
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